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泾川县人民检察院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纪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相关部署要求,持续巩固拓展重点民生领域整治成果,聚焦民生痛点难点,高站位部署、高标准抓促、高效率落实、高质量推进,有计划、有步骤推动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成果公示如下:
一、聚焦整治重点 ,高标准谋划推进。泾川县人民检察院切实增强开展集中整治工作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聚焦检察机关执法司法领域整治重点问题,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力推集中整治,将集中整治工作作为2024年的重点工作,同检察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将集中整治与检察履职深度融合,通过检察履职办案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取得实效。院党组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安排部署集中整治工作4次,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围绕民生难点痛点、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结合“检护民生”“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和泾川检察工作实际,深入研究,完善《实施方案》,推动工作落实,有效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持续深化责任落实,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整治重点开展自查自纠,对集中整治工作的问题和缺项,不回避、不遮掩,列出问题清单,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全面压紧压实责任,形成检察长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全体干警对标整治的工作格局,切实把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把任务落实到“最小单元”。
二、聚焦群众反映,高要求查摆问题。全面整治“违规吃喝”“违规旅游”、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引导全体干警树立正确“政绩观”“数据观”。开展集中廉政提醒6次,填报“三个规定”情况58件。持续开展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活动,运用好最高检、省纪委、监委发布的典型案例,开展纪律学习会和专题研讨3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场次,覆盖党员62人次。坚持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在执法办案过程坚持“三个善于”司法理念为指引,重点整治侵害劳动者权益办理欠薪案件。严肃查纠执法司法不严不公问题,一方面,要求全体检察官加强精细化办案意识、检务督察和纪检监察人员强化履职监督,对不捕不诉等6种情形案件的办案程序、适用法律等进行重点监督,确保办案质量;另一方面,完善工作机制,依托“三个规定”重大事项填报系统,对群腐问题线索进行动态跟踪监督。发布《泾川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推进民生领域“一域一重点”整治工作的公告》,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建立台账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及时向县纪委监委报送整治数据台账。紧盯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对法院、公安等执法司法部门的法律监督,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5次,纠正刑事审判违法活动1件,纠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违法12件,监督撤销缓刑1件。着力构建“三位一体”轻罪治理体系,会签《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工作办法》,建立轻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促进“繁简分流、矛盾化解、综合治理”,对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轻罪案件适用速裁程序65件,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三、聚焦重点问题,高质量整治成效。深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加强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护,设立妇联执委工作室,提供一站式服务,关爱妇女儿童权益,批捕并起诉强奸、猥亵等严重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犯罪6人,加大劳动者权益保障,会签《关于建立劳动者权法保护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帮助追索赔偿和劳动报酬2.4万元。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深入开展食药品领域打假售假、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卫生安全专项监督,起诉4人;针对居民小区自动售水机存在卫生安全隐患,联合职能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抽检全县居民小区直饮水设备26台,监督6家经营单位完成整改并建立卫生管理档案。融入“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细化落实措施24项,依法批捕破坏公平竞争、扰乱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危害税收征管等犯罪9人、起诉7人。办理的王某龙等12人非法经营案同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判决被告人在国家级媒体公开道歉并支付假冒伪劣产品销毁运输费用,有效打击了不法生产和经营行为,净化了市场经济运行环境。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成立“检联商会工作站”,会签《加强行检衔接全力保护地方商标品牌工作机制》,设立“旭康”食品著名商标保护工作联络点,着力保护地方商标品牌。打造“泾彩童行”未检品牌。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4人、起诉12人,强制报告倒查追责4件。做实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矫治,对严重犯罪依法惩治,批捕1人、起诉4人;对轻微犯罪不起诉的3人落实训诫谈话、督促监护矫治考察等帮教措施;对未成年被害人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关爱救助3人,帮助涉案未成年人回归生活正轨。落实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责任,开展校园安全、预防性侵霸凌、遵法守法等法治进校园主题宣讲53次,该品牌入选全省优秀检察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