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作联动,凝聚工作合力。为充分发挥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的职能优势,形成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工作新格局,促进民事检察工作与民事审判、法律援助、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工作的有效衔接。积极与县人社局、司法局等5部门协调沟通,挂牌成立了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站,明确了民事支持起诉工作重点、案件范围、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协作事宜,有效促进民事支持起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有效化解纠纷,打好诉源治理。坚持把“案结事了人和”的理念贯穿支持起诉全过程,运用“支持起诉+诉前联调+社会治理”办案模式,通过诉前调解促进定纷止争,实现“三个效果”相统一。运用听证等方式解决事实不清或案情复杂、争议较大的案件疑难点,邀请相关人员参与,做好普法宣传,把公开听证作为促进社会治理,提升检察公信力有力抓手,及时稳妥化解矛盾纠纷。
探索工作路径,实现快速办理。认真学习省检察院编发的民事支持起诉典型案例,引导干警提高支持起诉意识,持续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以引领工作规范开展,推动提升办案质效。开通弱势群体保护绿色通道,实现支持起诉优先受理、优先立案、优先办结工作模式。探索研究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积极构建“应用+办案+研究”民事检察一体化办案团队培养模式,厚植民事检察办案基础。
强化跟进监督,提升办案质效。办理支持起诉案件,诉前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询问申请人,调查核实案件证据,审查监督申请书等确认是否需要支持起诉;诉中向法院提交支持起诉书,必要情况下参与法院调解;诉后及时与法院沟通,了解案件审结及执行情况,及时跟进执行是否到位,切实将支持起诉工作做深做实。